去毛刺冷打电源的电极磨损自动补偿技术
去毛刺冷打技术通过高压电源驱动电极与工件间产生电弧放电,实现金属零件毛刺去除,电极在长期使用中会因电弧烧蚀产生磨损,导致放电间隙增大、能量密度下降,进而影响去毛刺效果。传统电源需人工定期更换电极,不仅降低生产效率,还易因间隙调整不当导致工件损伤。
电极磨损自动补偿技术需实现 “磨损检测 - 间隙调整 - 能量适配” 的一体化控制。硬件上,设计电极磨损检测单元:通过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实时监测电极长度变化(测量精度 0.01mm),搭配电流采样电路,当电极磨损导致放电电流下降 10% 时,触发补偿机制;补偿执行环节采用伺服电机驱动电极进给机构,根据磨损量自动调整电极位置,维持放电间隙稳定(设定间隙 0.1-0.3mm),同时电源输出电压随间隙变化实时微调,确保放电能量密度恒定。
软件层面,开发磨损预测算法,基于电极材质、加工工件数量、放电参数建立磨损模型,提前预判磨损趋势,实现预防性补偿;设置多组补偿参数库,适配不同材质电极(如铜电极、钨电极)与工件(如铝合金、不锈钢)。在汽车零部件去毛刺生产线测试中,该技术使电极更换周期延长 3 倍,去毛刺合格率稳定在 98% 以上,生产效率提升 40%,大幅降低人工维护成本与工件报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