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源助力光刻机节能改造
随着半导体制造工艺节点不断缩小,光刻机,特别是极紫外(EUV)光刻机,对电能的需求急剧上升,使其成为晶圆厂中的高能耗大户。高压电源系统作为能量转换和传输的核心,其效率直接决定了光刻机的能耗水平。通过对高压电源进行节能改造和创新设计,可以显著降低光刻机的运行成本和环境影响,助力光刻产线实现“绿色制造”。
高压电源助力光刻机节能改造的重点在于提高转换效率、优化待机能耗和实现能量回收。
1. 提高转换效率:高频化与宽禁带器件应用
高压电源转换效率的提升是节能改造最直接的途径:
宽禁带(WBG)半导体器件的普及: 采用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功率器件替代传统的硅(Si)基IGBT或MOSFET。由于SiC/GaN器件具有更低的导通电阻和开关损耗,允许电源工作在更高的开关频率。高频化设计可以显著减小变压器、电感和电容等储能元件的体积和重量,同时将转换效率提高数个百分点,例如从90%提升至95%或更高。在光刻机数万瓦甚至数十万瓦的总功率需求下,这带来的节能效果是巨大的。
优化谐振与软开关拓扑: 采用如**LLC谐振变换器、移相全桥(PSFB)**等先进的软开关拓扑。软开关技术使得功率器件在开关过程中处于低电压或零电流状态,大幅减少了开关损耗,特别是在高压、高频工作条件下,对效率的提升效果显著。
2. 待机能耗优化:模块化与智能深度睡眠模式
光刻机并非持续处于曝光状态,其在待机、维护或工艺调整期间的能耗同样可观。高压电源的节能改造需关注非工作状态下的能耗:
模块化的精准供电与关断: 利用电源的模块化设计,实现对非工作模块的精准供电管理。在待机状态下,可以关闭光源激励的高功率主电源模块,仅维持控制系统和必要的环境监测模块运行。这避免了整个电源系统长时间处于低效的轻载运行状态。
智能深度睡眠(Deep Sleep)模式: 开发智能控制算法,在高压电源判断系统将进入长时间待机状态时,自主进入深度睡眠模式。在该模式下,所有非必要的高能耗组件被断开,只留下极低功耗的唤醒和通信电路,将待机能耗降低到最低水平。唤醒过程应设计为快速启动,以不影响后续的生产效率。
3. 能量回收:回馈电网与再生制动
在高压供电系统中,尤其是为精密运动载台和偏转器提供服务的电源,存在大量的再生能量:
再生能量回馈(Regenerative Energy Feedback): 晶圆载台在高速运动后的快速制动过程中,其动能会通过驱动电机转化为电能。传统的电源系统通过电阻消耗这部分再生电能。创新的高压电源应集成双向功率流(Bi-directional Power Flow)能力,将这部分再生电能通过前级逆变电路清洁地回馈给电网或存储在专用的储能单元中供其他子系统使用,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
储能与缓冲: 在光源激励的高压脉冲电源中,每次放电后储能电容都需要重新充电。通过优化快速充电电路和能量缓冲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在充电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并利用超级电容或电池作为短时缓冲,平滑电源对电网的冲击,并间接提高整体能效。
通过实施这些高压电源的节能改造方案,不仅可以直接降低光刻机的电力消耗,减少碳排放,还能通过降低运行温度、减少热损耗,间接提高电源系统的可靠性和寿命,为晶圆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
